金剛經第十品白話文,原文與講解
第十品 莊嚴淨土分
金剛經白話文

佛問須菩提:「你認為如何?我過去在然燈佛那裡,有沒有獲得任何法呢?」
須菩提回答:「沒有的,世尊!如來在然燈佛處,實際上並沒有獲得任何實體的法。」
佛又問:「你怎麼看?菩薩是否會去莊嚴佛土呢?」
須菩提回答:「不會的,世尊!為什麼呢?因為真正的莊嚴佛土,不是透過相狀上的裝飾,若執著於莊嚴,便落入有相之中。佛所說的『莊嚴』,其實是不執著於莊嚴,才是真莊嚴。」
佛說:「所以,須菩提,諸位大菩薩應當這樣生起清淨心:不要住於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等六塵境界生起分別心,應當無所住而生其心(不執著任何對象而發起慈悲、智慧等心念)。」
「須菩提,就好像有人身體大如須彌山王,你覺得這個身體是不是很大?」
須菩提說:「非常大,世尊!但為什麼稱為『大身』呢?因為佛說:『非是身』,所以才叫做『大身』。」
金剛經講解
這一品延續前文對「無所得」、「無住」、「無相莊嚴」的闡述,進一步開展對清淨心的修行方法與本質的莊嚴。
首先,佛再一次強調:即便是在過去佛處修行,如來也沒有得到什麼實法,這是為了說明證悟並非「獲得」某種東西,而是「徹底放下」所有執著。
接著談到「菩薩莊嚴佛土」,佛破除了對「建設莊嚴佛國」的形式執著,指出真正的莊嚴來自於無住相的清淨智慧。只有不執著色聲香味觸法,心中無所住,所成就的佛土才是真實莊嚴。
最後談到「大身」的譬喻,表面上是讚嘆身如須彌山之巨大,但實際佛教所說的「大身」,不是物理上的「大」,而是破除我相後的無相之身,這才是真正的「大」。
金剛經原文
佛告須菩提:「於意云何?如來昔在然燈佛所,於法有所得不?」「不也,世尊!如來在然燈佛所,於法實無所得。」
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菩薩莊嚴佛土不?」「不也。世尊!何以故?莊嚴佛土者,即非莊嚴,是名莊嚴。」「是故,須菩提!諸菩薩摩訶薩,應如是生清淨心,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生心,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。
須菩提!譬如有人,身如須彌山王,於意云何?是身為大不?」須菩提言:「甚大。世尊!何以故?佛說非身,是名大身。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