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金剛經第十八品白話文,原文與講解

第十八品 一體同觀分

金剛經​白話文

佛問:「須菩提,你怎麼看?如來有肉眼嗎?」須菩提回答:「有的,世尊!」佛又問:「如來有天眼嗎?」須菩提說:「有的,世尊!」佛問:「如來有慧眼嗎?」須菩提答:「是的,世尊!」佛問:「如來有法眼嗎?」須菩提答:「有的,世尊!」佛問:「如來有佛眼嗎?」須菩提答:「是的,世尊!」
佛又問:「須菩提,你怎麼看?恆河中的沙子,如來是不是說那是沙?」須菩提回答:「是的,世尊!如來說那是沙。」佛說:「如果把一條恆河中的每一粒沙都看作是一條恆河,這樣的沙等恆河再乘以每條河中的沙子數目,所表示的佛世界是否非常之多?」須菩提答:「非常多,世尊!」
佛說:「在這些國土中,所有眾生的心念與想法,如來都能悉知悉見。為什麼呢?因為如來所說的『心』,其實是非心,所以才叫『心』。為什麼這樣說?因為過去的心不可得,現在的心不可得,未來的心也不可得。」

金剛經講解

佛透過五眼(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)的次第問答,展現如來智慧的圓滿具足,既能見色相、通達因果,又能洞見實相與諸法空性。接著,以恆河沙與無數佛世界作譬喻,說明如來對一切眾生的心念皆能悉知。這並非神通展示,而是透過「諸心即非心」的空性觀,指出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」,也就是三心皆空,一切念頭皆無實體可執。這一品重點在於破除對「心」的實有執著,回歸般若智慧的根本——心無所住,法本無生。

金剛經原文

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來有肉眼不?」「如是,世尊!如來有肉眼。」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來有天眼不?」「如是,世尊!如來有天眼。」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來有慧眼不?」「如是,世尊!如來有慧眼。」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來有法眼不?」「如是,世尊!如來有法眼。」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來有佛眼不?」「如是,世尊!如來有佛眼。」
  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恆河中所有沙,佛說是沙不?」「如是,世尊!如來說是沙。」
  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一恆河中所有沙,有如是沙等恆河,是諸恆河所有沙數,佛世界如是,寧為多不?」「甚多。世尊!」佛告須菩提:「爾所國土中,所有眾生若干種心,如來悉知。何以故?如來說諸心,皆為非心,是名為心。所以者何?須菩提!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」

🌿 歡迎訂閱我們,一起在佛法中慢慢走 🌿我們用心整理、翻譯、製作各類佛教經典,從《心經》《金剛經》到淨土三經、禪宗語錄,每一篇文字、每一段聲音,都是為了陪你在煩惱中找到安定,在浮躁裡學會回到當下。

 

這裡是一個可以慢慢讀、慢慢聽、慢慢修的地方。

若你也願意一起學習佛法、安住身心,歡迎點下訂閱。
有新內容或功能時,我們會第一時間通知你,讓你不錯過任何一則修行的法語。

訂閲我們接受最新更新與消息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