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經第十七品白話文,原文與講解
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
金剛經白話文

當時,須菩提對佛說:「世尊,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人發起了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,他們應當如何安住這顆心?又應如何降伏自己的妄心呢?」佛對須菩提說:「發起無上正等正覺心的人,應當這樣生起一種心念:『我要令一切眾生都得解脫。』但即使讓無量無邊的眾生都得解脫了,也不應執著真的有一個眾生被我解脫了。為什麼呢?須菩提,如果一位菩薩心中仍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那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薩。因為,事實上並沒有一個確實的法可以稱為「發無上正等正覺心」。須菩提,你認為如來在然燈佛那裡,有得到什麼無上正等正覺的法嗎?」須菩提回答說:「並沒有,世尊。依我對佛所說法義的理解,如來在然燈佛那裡,並沒有得什麼法。」佛說:「正是如此,須菩提。事實上,並沒有一個實體的法,如來是從中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。如果真有法可得,然燈佛當時也就不會為我授記說:『你於未來世將成佛,名為釋迦牟尼。』正因為沒有法可得,才因此而被授記將成佛名釋迦牟尼。為什麼呢?因為如來這個名稱,正是指諸法如實之義。若有人說如來得到了無上正等正覺,那其實並無有法是佛所證得的。須菩提,如來所證的正覺,不是實有,也不是虛妄,因此如來說:一切法都是佛法。所謂一切法,其實並不是一切法,所以才名為一切法。須菩提,就像人身很高大一樣。」須菩提說:「世尊,您說人的身體高大,其實並不是真的大身,只是名稱上這麼說而已,所以叫做大身。」佛說:「須菩提,菩薩也是如此。如果他心裡想著:『我要讓無量無數眾生得解脫。』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薩。為什麼呢?因為事實上,沒有一個確實的法可以稱為『菩薩』。所以佛才說:一切法,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。須菩提,如果菩薩心裡想:『我要莊嚴佛土。』那他也不是真正的菩薩。為什麼呢?如來說所謂莊嚴佛土,其實並不是真的有莊嚴,這只是一種說法而已,所以才名為莊嚴。須菩提,若菩薩能通達無我之法,如來才說這人是真正的菩薩。」
金剛經講解
這段經文總結了大乘修行的核心精神:菩薩發心度眾生,卻不執著有眾生可度;行一切善法,而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之分別。佛也強調,如來成佛亦無一法可得,因為一切法本無自性。真正的菩薩,是在無我中行,無住中度,通達一切法空,遠離名相與執著,這才是究竟的菩提心與大乘行。
金剛經原文
爾時,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,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云何應住?云何降伏其心?」佛告須菩提:「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當生如是心:我應滅度一切眾生;滅度一切眾生已,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,何以故?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則非菩薩。所以者何?須菩提!實無有法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
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來於然燈佛所,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?」「不也。世尊!如我解佛所說義,佛於然燈佛所,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佛言:「如是!如是!須菩提!實無有法,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須菩提!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,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:『汝於來世當得作佛,號釋迦牟尼。』以實無有法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,作是言:『汝於來世,當得作佛,號釋迦牟尼。』
何以故?如來者,即諸法如義。若有人言: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須菩提!實無有法,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!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於是中無實無虛。是故如來說一切法,皆是佛法。
須菩提!所言一切法者,即非一切法,是故名一切法。
須菩提!譬如人身長大。」須菩提言:「世尊!如來說人身長大,則為非大身,是名大身。」
「須菩提!菩薩亦如是。若作是言:『我當滅度無量眾生。』則不名菩薩。何以故?須菩提!實無有法,名為菩薩。是故佛說:『一切法,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。』 須菩提!若菩薩作是言:『我當莊嚴佛土。』是不名菩薩。何以故?如來說莊嚴佛土者,即非莊嚴,是名莊嚴。須菩提!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,如來說名真是菩薩。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