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金剛經第六品白話文,原文與講解

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

金剛經​白話文

須菩提向佛請問:「世尊,會有眾生在聽聞這樣的經文句子時,能夠真正生起信心嗎?」
佛告訴須菩提說:「你不要這麼說!在如來滅度之後的五百年裡,會有一些持戒修福的人,當他們聽到這些章句時,會對它產生真正的信心,並且視為真理。
你應當知道,這些人並不是只在一位佛、兩位佛,甚至三、四、五位佛前種下善根,而是早在無量千萬佛那裡已種下了無數善根。他們今天聽聞這部經典,哪怕只是一念生起清淨信心,如來都完全知道、完全看見。這些人因此會獲得無量的福德。
為什麼呢?因為這些眾生內心沒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也沒有法相,更沒有非法相。
為什麼這麼說?因為如果心中有所執取,就會執著於我、人、眾生、壽命等觀念。如果執取『法』的概念,就落入執著;若執取『非法』(否定法)的概念,同樣也是執著。
因此,佛法的真義是:既不可執取法,也不可執取非法。
正因為這個道理,如來常說:『你們這些比丘要知道,我所說的法就像一條渡河的筏子,應當捨棄。連法都應該放下,更何況是非法。』」

金剛經講解

這一品名為「正信希有」,是說對此般若智慧真正生起信心的人是極為稀有而可貴的。這種信心不是建立在概念或神聖崇拜上,而是來自於深厚的善根,與不執著的智慧。

佛陀強調:若有人能不執著「我」與「法」——哪怕只是一念清淨信心,都是千萬佛所種善根的結果。這裡的「法尚應捨」是本經的關鍵之一,它打破修行中連「佛法本身」都不能執取的最深層執念,是徹底的無住、無得、無我之道。

金剛經原文

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,頗有眾生,得聞如是言說章句,生實信不?」
佛告須菩提:「莫作是說!如來滅後,後五百歲,有持戒修福者,於此章句能生信心,以此為實。
當知是人,不於一佛、二佛、三四五佛而種善根,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,聞是章句,乃至一念生淨信者,須菩提,如來悉知悉見,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。
何以故?是諸眾生無復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無法相,亦無非法相。
何以故?是諸眾生若心取相,則為著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
若取法相,即著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
何以故?若取非法相,即著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
是故不應取法,不應取非法。
以是義故,如來常說:『汝等比丘知我說法,如筏喻者。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。』」

🌿 歡迎訂閱我們,一起在佛法中慢慢走 🌿我們用心整理、翻譯、製作各類佛教經典,從《心經》《金剛經》到淨土三經、禪宗語錄,每一篇文字、每一段聲音,都是為了陪你在煩惱中找到安定,在浮躁裡學會回到當下。

 

這裡是一個可以慢慢讀、慢慢聽、慢慢修的地方。

若你也願意一起學習佛法、安住身心,歡迎點下訂閱。
有新內容或功能時,我們會第一時間通知你,讓你不錯過任何一則修行的法語。

訂閲我們接受最新更新與消息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