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心經白話文譯文

觀自在菩薩在修行深奧的智慧(般若波羅蜜多)時,
觀照到構成身心的五蘊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)全都是空的,
因此超越了一切痛苦與困境。

舍利子啊,色與空並不是彼此對立的兩樣東西,
色就是空,空就是色。
受、想、行、識這四蘊也都是如此。

舍利子,一切現象的本質就是空:
它們不生不滅、不污不淨、不增不減。

所以,在「空」的境界中,
沒有色、沒有受想行識,
沒有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,
也沒有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境,
也沒有從眼界到意識界這些作用的存在。

沒有無明,也沒有無明的盡,
直到沒有老死,沒有老死的止息。

沒有苦、集、滅、道這四聖諦,
也沒有智慧與所得。
因為本來就無所可得,
所以修行人才能稱為「菩薩」。

因為依止這種深刻的智慧,
他們的心沒有掛礙,
因為沒有掛礙,所以不會恐懼,
遠離一切顛倒、錯誤的執著與幻想,
最終達到圓滿的涅槃安穩之境。

過去、現在、未來所有的佛,
都是依靠這種智慧,
而證得無上的正等正覺(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)。

因此要知道,
這般若波羅蜜多是真實偉大的咒語,
是最明亮的咒語、最無上的咒語、最無等的咒語,
它能解除一切痛苦,絕對真實、絕不虛妄。

所以我們說出這個般若波羅蜜多咒語是——
揭諦揭諦,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,菩提薩婆訶。

(意譯:去吧!去吧!到彼岸去吧!大家一起到彼岸去!覺悟吧,成就吧!)

般若波羅蜜多心經

心經原文

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
舍利子!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識亦復如是。

舍利子!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。

是故,空中無色,無受想行識;無眼耳鼻舌身意;無色聲香味觸法;

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;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;

無苦集滅道;無智亦無得。以無所得故,菩提薩埵。

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;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

三世諸佛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故知: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無上咒,是無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實不虛。

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,即說咒曰:揭諦揭諦,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,菩提薩婆訶。

🌿 歡迎訂閱我們,一起在佛法中慢慢走 🌿我們用心整理、翻譯、製作各類佛教經典,從《心經》《金剛經》到淨土三經、禪宗語錄,每一篇文字、每一段聲音,都是為了陪你在煩惱中找到安定,在浮躁裡學會回到當下。

 

這裡是一個可以慢慢讀、慢慢聽、慢慢修的地方。

若你也願意一起學習佛法、安住身心,歡迎點下訂閱。
有新內容或功能時,我們會第一時間通知你,讓你不錯過任何一則修行的法語。

訂閲我們接受最新更新與消息

bottom of page